2022-04-22 來源:移動破碎站廠家
一車車的建筑垃圾倒入進料口,隨著傳送帶不停運轉被送至自動化的生產線上,開啟“回爐再造”之旅。4月20日,記者從成都市郫都區獲悉:當地每年有上百萬噸建筑垃圾被運到建筑垃圾消納場,80%以上“變身”成了砂石骨料、混凝土砂漿等建筑材料,走出了建筑垃圾管理和資源化利用的“郫都模式”。
自2020年1月1日建筑垃圾(沙石)統一收歸國有開始,郫都區授權區屬國企負責對全區建筑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將建筑垃圾區分為工程項目建筑垃圾、罰沒建筑垃圾、未開工項目建筑垃圾、城鎮地區拆遷工地、裝飾裝修垃圾和家庭裝修垃圾6個大類,明確每種建筑垃圾收集、運輸、處置環節的工作流程和標準。全區所有工地在開挖前,均需簽訂《建筑垃圾處置協議》,并委托第三方機構對開挖項目的建筑垃圾數量進行測算,待審批合格后才能進行基礎開挖。
“為確定建筑垃圾消納場的收儲量,我們及時監管對接全區已取得用地手續、計劃開工的社會投資及政府投資等項目,經綜合執法局、屬地街道、項目業主、蜀源港泰公司、第三方測繪單位等主體現場確認后,由項目業主在公開采購確定的數家測繪單位中隨機抽取一家作為該項目沙石收儲方量測繪單位,并在原始地貌和表土層開挖后見連砂石層時分兩次進行測繪,按第二次測繪數據(松實方系數換算后)并結合現場實際收儲方量進行收儲。”郫都區綜合執法局執法大隊劉洋告訴記者。
如何做到建筑垃圾“應收盡收”呢?建筑垃圾的運輸環節,對建筑工地、運輸公司的監管顯得尤為關鍵。“我們充分利用物聯網技術,融合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與區塊鏈等技術,建立了‘郫都區建筑垃圾(沙石)收運出信息化監管平臺’,通過電子圍欄、場地監控以及使用無人機巡查等方式,進行‘云監管’。”郫都區綜合執法局數字中心負責人衡妍如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為加強對建筑垃圾(沙石)的運輸監管,建筑垃圾(沙石)運輸必須由《成都市建筑垃圾運輸企業名錄》內的相關企業承運,所有運渣車輛都安裝有車載智能終端。運輸環節采用管護單位路巡、部門執法及職能監管等手段,對已安裝車載智能終端的車輛,項目進出口電子圍欄可自動識別,并能監控運輸車輛行駛軌跡,車輛跑偏、不尋常停留等都能及時跟蹤追溯。
除了加強監管,堵住堵牢非法收儲項目的建筑垃圾(沙石)的流通渠道,郫都區還加大了規范化建筑垃圾消納場建設,提高建筑垃圾(沙石)的消納能力。一期項目占地約67畝,投資約2.1億元,現已建成投產資源利用配套的3條商砼生產線和一條年產200萬立方米沙石骨料生產線。
走進建筑垃圾消納場,精品砂石骨料生產線和混凝土砂漿生產線正在運行。與生活垃圾的前端分類不同,建筑垃圾經過“神器”處置,可以直接“變身”為再生資源,如普通混凝土、彩色混凝土、透水混凝土以及砂石骨料等,并重新利用在工程建設中,徹底實現“變廢為寶”。
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是郫都區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新招”。“接下來,我們將啟動建筑垃圾消納場二期項目建設,主要用于消納建筑拆建垃圾、裝修垃圾和大件垃圾等,設計年產能約50萬噸,進一步做好建筑垃圾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郫都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上 一 篇:上一篇:《深圳經濟特區綠色建筑條例》:大力推廣應用綠色建材和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產品
下 一 篇:下一篇:【無廢城市】江蘇省南京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南京市“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